【政策動態】交通運輸部:統籌發展和安全 完善交通運輸安全體系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再次強調總體國家安全觀。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秶揖C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兩者互為條件、彼此支撐。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實施國家安全戰略,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
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既是經濟社會活動的產物,也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更是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當前我國交通運輸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上,綜合立體交通網安全發展,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平安交通”建設為統領,以健全完善安全體系為主線,將安全發展的理念貫穿于交通運輸的全領域和全過程,提高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和裝備本質安全水平,提升交通運輸保障和救援能力,加強安全風險預警及防控能力建設,為實現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發展提供更為安全的基礎和條件。
《規劃綱要》從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水平、完善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三個方面,對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作出了全面要求,為交通運輸安全強基固本,為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保障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保駕護航。
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意義和必要性
長期以來,交通運輸有力支撐了國家安全體系建設,有效保障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支撐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的易發期,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面對新發展階段及新形勢變化,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在維護國家安全穩定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效支撐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是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要求。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形成了與產業布局相適應的運輸網絡,為經濟要素有序流動提供了便捷、安全、高效的運輸條件。國家關鍵通道和重點樞紐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大動脈,也有效保障了能源、礦石、糧食等重要物資運輸以及關鍵通道和重點樞紐的安全暢通。二是有效支撐社會安全穩定發展。交通運輸行業堅守安全底線和紅線,不斷推動安全生產領域創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是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要求。三是有效滿足人民安全出行需求。交通運輸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推進“平安交通”建設,不斷提高交通網絡可靠性和應急保障能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運輸服務。
綜合立體交通網安全發展總體要求
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70多年的發展,交通運輸安全生產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法制逐步健全,人員素質顯著提高,裝備設施安全性能明顯改善,事故總量穩中有降,安全責任明晰落實,監督管理能力不斷提升,應急保障能力明顯提高,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保障基礎更加堅實。但我國的交通運輸安全距離發達國家、距離交通強國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對標國外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水平仍有差距,以國際通用經濟化安全水平指標萬車死亡率為例:2019年,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最低的國家日本是0.41,英國是0.53,德國是0.59,美國是1.3,而我國道路交通事故萬車死亡率為1.8,是日本的4.5倍,英國的3.4倍;二是對標交通強國提出的“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安全基礎較為薄弱、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改革創新不足、新業態安全監管不適應等問題仍較為突出,交通運輸安全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新發展階段對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強國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擁有高品質的運輸服務能力。安全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重要要求,是人民群眾對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殷切期盼?!傲闼劳觥币彩墙煌ㄟ\輸安全持續追求的愿景目標?!兑巹澗V要》注重交通運輸安全體系建設,以安全科技創新應用為支撐,按照交通運輸支撐國家總體安全的思路,建設完善以“基礎設施本質安全—生產運行安全監管—交通應急處置能力”為基礎的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體系和搜尋救助系統,有效防范和化解交通運輸安全風險,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的安全需要。
綜合立體交通網安全發展主要任務
?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交通運輸是支撐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提升交通運輸保障能力是支撐經濟社會安全發展的重要手段。一是提升交通網絡系統韌性和安全性。完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網絡,通過擴能改造、新增線路、強化干支銜接等措施,加快推進城市群、重點地區、重要口岸、主要產業及能源基地、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多通道、多方式、多路徑建設。二是提升戰略物資運輸保障能力。加強邊遠、邊疆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糧食、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點物資運輸能力,健全戰略物資運輸保障體系;加強國內物流大通道建設,完善國際運輸網絡,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陸??者\輸通道,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水平,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安全高效發展。三是加強安全風險預警及通道保障能力。加強通道安全保障、海上巡航搜救打撈、遠洋深海極地救援能力建設;加強交通運輸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強化風險辨識、評估和管控,建立行業重大風險“一張圖”和重大風險基礎信息清單、責任分工清單、防控措施清單、應急處置清單等清單,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監管體系和搜尋救助系統,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水平。四是健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體系。加強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新能源等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加強前瞻部署及關鍵技術創新力度,實現交通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安全可控。提升交通運輸網絡安全水平,加強車聯網、船聯網等重要融合基礎設施安全保障能力以及交通信息系統安全防護,全面落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強化網絡安全應急體系建設。
? 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水平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安全是交通運輸安全的重要因素,覆蓋全國的鐵路網和公路網、四通八達的港口和航道、內外聯通的航空運輸網絡等,保障著全國人民出行和貨物運輸。提高基礎設施本質安全水平需要貫穿于基礎設施的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養護的各個階段,圍繞基礎設施、裝備設施、運輸工具等方面,打造全壽命周期品質工程,提升交通網絡系統韌性,提升設施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基礎設施耐久性。一是建立完善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的安全管理體系。對現代化工程建設和運行質量進行全壽命周期安全管理,健全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法規制度和標準規范,提高基礎設施建、管、養安全標準化水平,加大安全配套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投入力度,提升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推廣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提升基礎設施質量和耐久性。二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性能安全監測。強化交通基礎設施預防性養護維護、安全評估,加強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觀測,完善數據采集、檢測診斷、維修處治技術體系,加大病害治理力度,及時消除安全隱患,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精細化、標準化管理。三是完善安全責任體系。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強化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運行安全風險防控、加強安全生產執法,轉換安全監管模式,從事后被動監管變為事前主動預防,全面改善交通設施安全水平。加強人員培訓教育,提高安全監管人員、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業務技能,提升履職能力。
? 完善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
完善交通運輸應急保障體系和保障能力,要緊密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特點,用好現有資源,立足長遠發展,以完善交通運輸應急體系為核心,提高應急保障能力為宗旨,實戰實用為目標,完善體制機制,加強科技創新力度,推進應急救援能力和安全風險監測體系的建設,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總體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完善交通運輸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交通運輸領域應急管理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多部門聯動、多方式協同、多主體參與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完善科學協調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保障預案體系,全面提升交通運輸領域應急管理能力。二是加強交通運輸應急技術創新力度。構建應急運輸大數據中心,推動部省兩級之間應急運輸需求、指揮調度等信息互聯共享,加強交通運輸部門與公安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和協調聯動,提高應急響應效率。提升應急運輸裝備現代化、專業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動應急運輸標準化、模塊化和高效化。三是完善交通運輸應急救援能力。構建快速通達、銜接有力、功能適配、安全可靠的綜合交通應急運輸網絡。充分發揮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不同方式的比較優勢,統籌陸域、水域和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建設多層級的綜合運輸應急裝備物資和運力儲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平戰結合,統一指揮、協調聯動,科學應對、精準高效”的原則,充分考慮國家重要應急物資產能儲備布局,鼓勵以現有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國家物流樞紐等節點設施為主,統籌布局完善應急物資運輸樞紐體系,推動重要應急物資產地、儲備地國家物流樞紐的集疏運體系建設??茖W規劃布局應急救援基地、消防救援站等,加強重要通道應急裝備、應急通信、物資儲運、防災防疫、污染應急處置等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設施快速修復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能力。四是建立健全行業系統安全風險和重點安全風險監測防控體系。在完善交通應急運輸保障體系和應急救援能力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應急監測預警能力,強化危險貨物運輸全過程、全網絡監測預警。建設陸??仗煲惑w化的安全監管體系,構建精準感知、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交通搜尋救助系統。
來源:交通運輸部